一家荷兰事务所眼中的中国城市化之路
循环建筑:未来之城
Circular Architecture: The Future
<<<
史蒂文·史密斯
Steven Smit
MVRDV亚洲总监
Asian Director of MVRDV
AP / 依据个人经验,您如何看待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?“韧性”与“可持续”的概念有着怎样的关系或差异?
Steven Smit
我演讲的主题是“循环建筑:未来之城”。我对这一发展趋势深信不疑,因为在过去的5年中,包括荷兰在内的欧洲国家正因《巴黎气候协定》的签署而大幅提高建筑标准,这意味着建筑行业需要实现前所未有的创新。同以荷兰为例,其政府制定了自己的气候协定,提出要在30年内实现100%循环经济,并在前10年内达成经济实现55%循环率的初步目标,推动循环创新,而现在距离实现2030年初步目标仅剩9年。
这是一场重大的革命,但令我惊讶的是,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以汽车制造业为例,它意味着所有老旧的制造技术都应被抛弃,行业整体迈入电气化时代,到2030年,荷兰出售的所有汽车都必须是电动的。其中,建成环境的可循环化是变革的最大组成部分,需要倾注更多心血,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建筑标准突然提高了一倍。
碳排放与中国发展阶段的关系
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s and China's development stage
© MVRDV
在2016年9月气候协定宣布后的6个月里,荷兰几乎所有的项目都处于停滞状态,因为所有人都必须重新衡量他们的项目是否符合新标准。事实上,这一时期整个国家都处于迷茫之中,因为我们所谈论的这种变革关乎交通、农业等各行各业,更涉及国家经济的方方面面。
这一变革遭到了荷兰农民的强烈抗议。他们开着拖拉机到国会大厦门口游行,声称自己既不喜欢新标准,也不喜欢创新。现在整个国家还在争论究竟谁应当在变革中承担更多责任,但在我看来,所有人都应当也必须承担这一责任,因为它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铁则。
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几周前为中国降低碳排放设定新目标的原因。在巴黎大会上,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被给予了额外的10年时间来实现“碳中和”。但受新冠疫情影响,欧盟重新修订了行业标准,这也促使中国迅速调整步伐。
当下,欧盟要求所有使用的建筑材料必须具备可持续性,形成了所谓的“材料通行证”。这意味着,由于混凝土的不可持续性,我们几乎不能再使用这种材料——而中国正沿着“丝绸之路”建设百余家混凝土工厂。即“碳边界”的一种表现。在此边界下,深圳生产的玻璃幕墙产品同样也无法再出口到欧盟。基于欧洲绿色协议对碳排放的要求,任何非欧洲标准的材料都不能被进口——它能够扼杀所有中国建筑材料对欧盟的出口。
在鹿特丹,我们经常会和新加入的年轻建筑师说,“未来30年,你们要打的是‘碳战争’”。单纯的时髦外观或原创设计已经无法令我们在当下的竞争中获胜。例如,荷兰政府只会青睐那些拥有低碳足迹的建筑设计。
虽然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很难意识到气温的小幅度上升,但归根结底,气候变化问题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严重得多。由于气候变化,我们达成了气候协定;基于气候协定,我们要做低碳建筑。所以,在讨论建筑美丑之前,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就是建筑碳足迹。
全球碳足迹分析图
The diagram of global material footprint
© MVRDV
这也是循环经济革命的一部分。过去,我们谈论的是可持续性;而现在更关注循环经济。“经济”似乎在一夜之间被提及,但事实上,这是由于世界上所有的大公司都开始将投资转向循环领域。在荷兰政府宣布气候协定的1个月后,荷兰的所有银行共同表示,它们将拿出3万亿欧元来助推2030年目标的实现。
<<<
AP / 依据个人经验,您如何看待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?“韧性”与“可持续”的概念有着怎样的关系或差异?
Steven Smit
我在中国工作了约15年。
令我惊讶的是,相较于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及规模,大规模城市建设产生的问题几乎微乎其微。当然,中国城市还需要大量升级。在过去的10年中,许多匆忙建成的建筑已经暴露出问题,因此,以一种可循环、可持续的方式更新城市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这些建筑多是利用老旧技术、由过时的高碳混凝土和低强度钢架结构建造而成,并在未来的10年里,需被翻新或拆除重建。这也同时涉及到碳足迹的问题。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,城市已经获得了较大发展,但当下中国对于低碳建筑、循环经济的标准仍然较低。简而言之,我认为中国的城市发展已初步成熟,但还存在可提升空间。
气候变化不是一地、一国的问题。就像澳大利亚爆发了森林大火,烟尘会影响全球。所以,所有国家都必须应对好这一挑战。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都是“发展中国家”,都在探索应对气候变化、发展可持续经济的有效途径。
忘掉生态层面上的可持续性吧!它已经过时了。20世纪60年代,西方人开始意识到环境问题并探讨可持续性。而在过去的50年里,由于大气中的碳含量火箭般蹿升,导致海平面上升、一些物种正在消失。这些变化在新西兰、塔斯马尼亚等人烟稀少的生态区中尤为明显。由此,我们都意识到需要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气候协定。
现在,我们讨论的是循环经济。它与可持续性评级等肤浅方法不同,要求我们彻底颠覆原有模式,重新设计经济发展方式,来实现完全的可持续性发展。这对于建筑师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因为我们受教并习惯于相对标准而传统的建筑教育。从本质上说,现在可持续性已经被循环经济所取代。而经济手段的加入也必将推动可持续进程,因为数万亿欧元、美元和人民币正在流向这一领域的创新。这非常令人兴奋。
在我看来,韧性城市意味着将自然带入城市。不过,我们对“自然”的理解有误,它似乎成为了人为捏造的事物。
我常前往澳大利亚。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以可持续的方式在那片大陆上生活了4万年。他们没有建造任何建筑,而是完全生活在原生环境中;他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。而我们总是将自然视为可被放入城市的“事物”,这造成了我们对可持续性的最大误解。城市就在自然当中,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它的效益最大化。我们需要探索如何从哲学的角度讨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,也需要一套更加全面、透彻的城市生态学。事实上,中国对于自然有着深刻且形而上的文化理解。这种理解集中反映在道教思想中,它可能比大多数西方思想都要复杂、成熟。
建筑循环示意图
Diagram of architectural circularity
© EPEA GmbH 2017
<<<
AP / 您如何看待保护、改造与更新?如何平衡它们?
Steven Smit
欧盟不久前启动了一项大规模的改造工程,并投入了近万亿欧元。着眼于碳排放,改造确实要优于新建。此外,对欧洲来说,城市建造已相对完备、人口也相对稳定,或许我们不应再新建建筑物。这可能对擅长改造项目的建筑师更加友好。
上海的情况也非常有趣,这里的老城区有不少改造项目。它们是上海城市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这座城市已然高楼林立,当下建筑师们更加关注的就是空间填充。对大多数市民来说,这些大楼间的空间可能比办公楼本身更为重要。其中,由于当地政府仍在使用旧规范及旧规划系统,使得MVRDV在上海的一个城市改造项目进程相对曲折。但事实上,2020年以前的规范和准则都已不再适用于新的形势,我们需要在城市规划层面就开始运用循环经济和低碳思想。
欧洲正在建立全新的规范及标准。以3D打印建筑为例,它相当于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,只需20%的材料就可以实现原有强度的6倍。但是,为了实现这一建造技术,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开始——发明打印机、培养使用人才、重新教育建筑工人。我认为在中国,这种创新还不够。中国的建筑体系非常庞大,很难迅速做出改变,而欧洲已经开始了新的尝试。
<<<
AP / 您现在关注哪些课题?您对建筑行业的未来有着怎样的展望?
Steven Smit
当下,我们更关注文化建筑和公共建筑,也在参加一些剧院和博物馆的设计竞赛。在中国设计住宅建筑相对困难,因为我们或多或少要被迫使用中国的建筑平面规则,很难在住宅建筑上进行创新。一些住宅开发商认为他们更了解上海市场及居民需求。但事实上,受同质化项目的影响,上海市民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。所以,我们现在较少介入中国住宅项目,而更多涉足高科技园区,例如正在设计中的新的腾讯深圳总部。
国际建筑标准在不断提高,中国也会逐渐加入这一行列。遗憾的是,当前中国建筑市场相对封闭。中国建筑法规要求必须由中方单位进行设计,境外设计事务所不能单独承担设计任务。而在欧洲,西班牙公司可以在荷兰做设计,德国公司可以在英国造建筑,这就形成了更多国际竞争,进而带来行业创新。
我认为,未来建筑行业会有更多国际交流。而且如果中国能更快地推动创新、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,那么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建筑商,甚至全球行业龙头,因为中国拥有众多杰出建筑师及巨大的劳动力。建筑业现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它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行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。
世界各大高校对循环建筑等创新领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,而一些大型开发商也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室。不过,目前我们的创新进程相对缓慢。也许在未来10年中,气候变化及公众对于可持续性的要求能加速这一进程。
自然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系统
A sustainable ecosystem of nature & health
© MVRDV
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,均由MVRDV提供
特此感谢上海市建筑学会的支持与帮助
采编 / 周淑倩
杂志编辑 / 徐抒文,周淑倩,高飞
新媒体编辑 / Sai,高飞
视觉 / Sai,izzy
© 建筑实践
全文将刊载于《建筑实践》027辑特辑:韧性城市,了解更多请点击下图跳转阅读:
点击图片,阅读城市设计近期热门文章 ▼
* * *
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内容号 “什么是城市” Whatscity
了解更多城市设计的报道资料,请在后台回复“搜索”,调取城市设计号内搜索页面。了解更多城市设计提供的设计企业合作服务,后台回复关键词“设计企业服务”。
城市设计,以专业的立场,前沿的视角,洞察社会文化的建筑现象;用及时的评论,深度的解析,搜罗来自各个领域的设计原料。致力于成为泛行业的城市文化与设计知识杂志。后台回复关键词“媒体合作”联系我们。